ZL催化劑在FR法煤氣脫硫中的應用
甘長海(天津市第二煤氣廠,天津300251)
天津市第二煤氣廠的焦爐煤氣脫硫原設計為FR法煤氣脫硫,以煤氣中的氨為堿源,以苦味酸為催化劑。冷凝鼓風工序來的煤氣分別進入吸收塔A、B,兩塔出來的煤氣集合后送往硫銨工段。在吸收塔內,煤氣自下向上與塔頂噴淋的苦味酸水溶液逆向接觸,吸收煤氣中的H2S、HCN,反應機理為:
NH4OH+H2S→NH4HS+H2O
NH4OH+HCN→NH4CN+H2O
吸收后的液體由污液循環(huán)泵送到再生塔底部與空壓機壓送的空氣混合后進入再生塔,在苦味酸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氧化還原反應。
NH4HS+RNO+H2O→NH4OH+S+R.NHOH
R.NHOH+1/2O2→R.NO+H2O
NH3+H2S+XS→(NH4)2Sx-1
(NH4)2Sx-1+NH4CN→(NH4)2Sx+NH4SCN
再生后的硫化物泡沫通過再生塔的溢流管流入緩沖槽,再生后的新液用脫硫循環(huán)泵打入吸收塔頂部。緩沖槽的液體用緩沖泵一部分送再生塔消泡,一部分送離心機離心分離,分離出的漿液裝袋,濾液進入濾液槽,由濾液泵打入緩沖槽,當系統(tǒng)副鹽濃度達200g/L時,打入TK105槽存放。
1 存在問題
采用苦味酸作為催化劑脫硫效果良好,但由于苦味酸屬危險化學品,易燃易爆,在運輸、儲存、投料及相關設備的檢修過程中危險性較大,給操作增加了一定的麻煩和困難。而且對煤氣中焦油及塵含量的要求較高,焦油及塵含量的波動對其操作影響大,因而對電捕焦油器的效率要求較高。另外,副鹽濃度增長迅速,平均2個月左右即可增至200g/L,需排液降低濃度。因此需要尋找脫硫效率高、副鹽濃度增長慢的催化劑替代苦味酸。
2 ZL催化劑的應用
2.1 ZL催化劑的選用
經(jīng)過調研,我們決定選用ZL脫硫催化劑作為苦味酸的替代品。選用的依據(jù)主要是基于ZL催化劑的以下特點:可在堿性溶液中將溶解的O2吸附活化,形成高活性大離子;當遇到H2S等含硫化合物時,將其吸附到高活性的大離子微觀表面,使H2S等含硫化合物中的硫氧化成單質硫或多硫化合物;單質硫或多硫化合物從ZL表面解吸而離去;ZL經(jīng)重新獲得氧而再生。另外,在ZL催化劑的作用下,NH4SCN還可以發(fā)生如下轉化反應:
在氧化再生時ZL將HS-催化氧化
HS-+1/2O2—ZL→OH-+S
由此看出,在脫硫工藝中應用ZL催化劑,副反應能得到比較有效的控制,因而副鹽增長緩慢。在同等工藝條件下,與其他催化劑相比,ZL催化劑還具有硫泡沫顆粒大、易分離、不堵塞設備的特點,且用量少、運行成本低。
表1 工藝參數(shù)
煤氣溫度/°C | 35 | 吸收液溫度/°C | 35 |
循環(huán)液流量/m3.h-1 | 500 | 空氣流量/m3.h-1 | 600 |
再生塔消泡量/m3.h-1 | 30 | 再生塔持氣率/m3.h-1 | 10 |
ZL濃度(吸收)/ppm | 10-20 | ZL濃度(再生)/ppm | 30-40 |
ZL月消耗量/kg | 70 | 副鹽濃度/g.L-1 | 小于200 |
2.2 ZL催化劑的使用
(1)調整及控制。我廠自2004年正式使用ZL催化劑以來,為裝袋更方便,只對硫磺提取部分將離心機改為板框壓濾機,主工藝未做任何改動,工藝參數(shù)除根據(jù)塔后H2S的參數(shù)對ZL投放量進行調整外,其他未做任何調整。各工藝控制參數(shù)見表1。
(2)使用效果。生產(chǎn)運行表明,使用ZL催化劑后,脫硫效率與使用苦味酸并無大的差異,但其他方面優(yōu)勢明顯。首先是用量少,投放方便,解決了使用苦味酸在運輸、儲存、投放、檢修等方面的風險。其次是副鹽濃度增長速度顯著放緩,由1-2個月左右放液1次變?yōu)?-4個月左右放液1次。特別是煤氣中焦油及塵對其幾乎沒有影響,徹底解決了電捕焦油器操作使煤氣中焦油及塵含量出現(xiàn)波動,導致脫硫系統(tǒng)操作紊亂的現(xiàn)象。僅催化劑消耗一項每年就可節(jié)省28萬元。